“来者可是诸葛孔明?”
“皓首匹夫,苍髯老贼,你枉活七十有六,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,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!我,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!”
这段台词出自《姜伯约归降孔明,武乡侯骂死王朝》,由王扶林导演和央视版《三国演义》剧组呈现,而B站的二创UP主们也不断为其创造新版本。正如这段经典对话在历史区和鬼畜区长盛不衰,如果真要说一些挑剔的话,或许若这段对话使用临沂话配音,能够更为贴切地还原场景氛围——虽然历史上并没有记载这一幕,但值得一提的是,诸葛亮和王朗其实都是来自临沂的。
展开剩余83%尽管在三国时期,诸葛亮的名声无疑远高于王朗,且诸葛家族在琅琊诸葛氏的背景下较为显赫,但若把视野放宽至整个汉末魏晋南北朝四百年的历史进程,琅琊王氏的影响力则可能超越诸葛家族,成为更为举足轻重的存在。而罗贯中笔下,被诸葛亮骂作“罪恶深重,天地不容,天下之人愿食汝肉”的王朗,正是使琅琊王氏逐步走上簪缨世家的奠基人之一。
东汉时期,琅琊王氏虽已能世代为官,但与汝南袁氏、弘农杨氏等豪门家族相比,显得逊色许多。直到东汉末年,王祥这位“大孝子”的出现,才让王氏家族的地位发生了变化。王祥的事迹被《二十四孝》收录,尤其是他在寒冬中卧冰求鲤的故事,成为了世代传颂的楷模。然而,较为黑色幽默的是,这个故事的最早出处并非历史正书,而是出现在记载超自然现象的《搜神记》中,其真实性也因此有所争议。
在那个时代,大孝子通常能得到推荐做官的机会,王祥也因此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仕途。然而,同为孝廉的曹操、韩遂等人的家族背景来看,不禁让人怀疑,王祥为何能在曹魏建立初期迅速获得官职,是否存在某种背后的关系。确实,尽管没有直接的证据,王朗和王祥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,比如他们是叔侄关系。王朗虽来自东海郡郯城,但今日的郯城已归属临沂,而王祥同样来自琅琊临沂,两者可能有着密切的血缘联系。虽然学者们常把东海王氏和琅琊王氏分开讨论,但许多人认为这两支家族仍可能存在某种联系。
尽管如此,魏晋之交的时期,琅琊王氏的地位依然略逊于东海王氏。王朗生前封为兰陵侯,去世后其子王肃继承爵位,并与司马懿家族结成了姻亲。司马昭继承了魏晋的权力,最终由他的后代司马炎登基为帝。而随着西晋的建立,东海王氏的家族势力达到巅峰,尤其是王恺,他在与石崇争斗中的表现尤为著名。然而,琅琊王氏的势力也悄然上升,并最终取代了东海王氏,成为了最强大的豪族。
王祥在曹魏政权中的仕途非常顺利。虽然王祥外表看似忠诚,但若深入研究他的升迁之路,可以发现司马氏的影子无处不在。王祥的第一次地方官职是温县县令,而温县正是司马氏的发源地,他的封侯也是因参与讨平毋丘俭之战。王祥从一个七品小官一路晋升至二品大公侯,几乎处处都离不开司马氏的支持。即便他表现出对曹魏的忠诚,哭曹髦并不跪拜晋王,或许更多是政治手段的展示而非真心忠诚。
无论其忠诚与否,王祥最后在西晋政权中度过了他余生。虽然他的后代未能显赫一时,但真正为琅琊王氏增光并在历史中留下深刻印记的,是他的弟弟王览和堂兄王雄。王祥的故事虽然如孝道的楷模般被传颂,但王览则因表现出的“二十四悌”故事而为世人熟知。虽然两者年龄差距很大,王祥和王览的关系显得颇为复杂,但这些故事却为琅琊王氏的家族历史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。
王雄则在曹叡年间早早地步入仕途,并在任幽州刺史时做出一件“平凡”的事,派人处理北方鲜卑人首领轲比能的威胁。王雄的果断手段,让他成了当时的豪族代表之一。进入西晋后,王雄的后代—王戎和王衍—在历史中名声更加显赫,王戎成为“竹林七贤”之一,而王衍更是位高权重,担任了司徒的职务。然而,王衍的政治手段却常被人诟病,他的腐化堕落令人失望。
而王雄之后的王氏家族,尽管经历了许多政治斗争,最后逐渐退出了权力的核心。王导的孙子王珣与王珉曾是陈郡谢氏的女婿,但谢安显然不屑于他们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虽然娶了谢安的侄女,但在地方任职时却毫无作为,最终几乎被农民起义所致命。王导的另一个孙子王廞也在与王恭的反叛中丧失了官职。
进入南朝后,虽然王氏依旧保持着经济上的优势,但政治上的势力已经大大衰退。南朝的开国君主大多出自军人家庭,他们与士族之间的关系复杂,一方面拉拢士族以稳固政权,另一方面则进行必要的斗争,防止门阀过度扩张。琅琊王氏在这一时期虽然不再掌控大权,但依然通过财富和地位维持了某种影响力。然而,王弘的儿子王僧达因纨绔行为被赐死,王衍在晚年更是为自己的家族背叛和腐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。
南朝时期的琅琊王氏,虽然仍保持着经济上的庞大财富和影响力,但却逐渐成为了一个政治上的“吉祥物”,失去了昔日的辉煌。历史的变迁中,王氏逐渐退出了权力的中心。随着侯景之乱的爆发,琅琊王氏的衰落进一步加剧,历史的终结对他们而言显得尤为残酷。侯景之乱结束后,江左五朝的辉煌时代也宣告终结,琅琊王氏最终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。
从魏晋南北朝到南朝,王氏家族的政治生涯经历了从盛到衰的巨大转变。他们虽然曾拥有庞大的财富和政治影响力,但因不断的腐化和衰退,最终未能持续其家族的光辉。今天,王氏虽为中国最大姓之一,但鲜少有人关心这段历史的深层次原因,那个曾辉煌一时的家族早已被历史的尘埃掩埋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